你是否在社交平台刷到过“‘钢铁保姆’机器人引发市民抢购?”这其实是条不折不扣的假资讯!刷到“霸总创业三年成功买下8000平办公楼”,你是否会心生羡慕?其实所谓的“霸总”不过是用来吸引流量的“假人设”。而当你看到知名艺人在视频中推荐“三无”化妆品时,也不必惊讶最大的股票配资公司,因为可能是AIGC造假!
6月12日,小红书在北京举办“打击虚假”治理开放日,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社区虚假内容治理成果:通过建设虚假内容全链路治理体系,共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,处置虚假人设账号1万个,处置虚假低质AIGC笔记60万篇;通过持续建设“同质化识别”能力,全面提升处置手段,升级机器对抗,共封禁批量造假黑灰产账号超1000万个。
据了解最大的股票配资公司,虚假不实内容、虚假人设和AIGC造假是当前社区打击“虚假”的三个重点。
在虚假不实内容治理方面,平台构建了“前置拦截、事中追踪、分析回扫”的“前中后”全链路治理体系;上线了内容信息量模型、笔记摘要提取模型、AIGC谣言诊断模型等15个识别大模型,并建立了真实信源库和谣言库,实现了对虚假内容的实时拦截和批量回扫,半年共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。
在虚假人设治理方面,平台设置了内容前置审核制度,采用了账号关系挖掘分析策略,并上线多个图像及视频识别模型,通过综合笔记内容和账号信息进行分析判断,对虚假人设进行精准打击,半年共处置虚假人设账号1万个。
在AIGC技术爆发式发展的当下,虚假低质的AIGC内容也成为治理的重中之重。小红书不断加大对AIGC识别模型的研发投入,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准度,减少虚假低质AI内容的曝光。同时,平台对AIGC生成内容做主动标识工作,提升信息透明度。半年共处置治理虚假低质AI笔记60万篇。
平台在持续主动治理之外,也鼓励网友参与共治。目前,小红书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虚假信息举报制度,包括开通监管网站、APP客户端举报、举报热线和举报邮箱四种途径。在常态化转发重要辟谣稿件的基础上,搭建起辟谣专区,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辟谣信息服务;官方账号“薯管家”每周定期发布辟谣笔记。
平台还持续优化举报机制。2025年上半年,虚假信息的平均审核时长同比降低25%,虚假内容的用户举报量同比增长了40%。下半年将进一步简化用户举报流程,实现一个页面、一次提交即完成举报。
此外,平台还设立了“真诚分”账号体系,从分享动机、内容质量等多方面判断账号是否真诚,从而对真诚的创作者给予流量倾斜,对虚假低质的杂音噪声进行压制。
人民大学传播学教授董晨宇说:“应对当前互联网虚假内容快速增长与传播,需要各平台积极打击,更多全社会共同参与。“虚假内容无法完全被消灭,但可以通过科普、举报、公众传播学素养的提升,将虚假内容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线。”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斯
编辑/李涛最大的股票配资公司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